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1、久泻带下:茯苓既能健脾,又能渗湿,这对脾虚运化失常肝胆火旺小便不利、带下,应用茯苓有扶正与祛邪之效,常与党参、白术、山药等单味。
有可用为补肺脾,治气虚之辅佐药。
2、痰饮干咳:痰湿入络,肩背酸困茯苓既能利水渗湿,又具补脾作用,这对脾胃不和又不能运化水湿,停聚化生痰饮之症,具高治疗治疗作用。
后用半夏、陈皮同用,也可配桂枝、白术同用。
治痰湿入络、肩酸背疼,可配半夏、枳壳同用。
3、惊悸、失眠等症:茯苓能养心安神,故可作用于心绪不宁、心慌、失眠等症,常与人参、远志、酸枣仁等配伍。
4、抗癌:临床具体用法治疗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鼻咽癌、舌癌、乳腺癌、膀胱癌、肺癌、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、痰饮内停、湿热壅结者。
5、小便不利水肿等症:茯苓功能利水渗湿,而药性平和淡定,利水而不伤正气,为利水渗湿要药。
凡小便短赤、水湿迟缓的症候,不论偏于寒湿,或偏于湿热,或属于脾胃虚弱湿聚,较多依靠应用。
如偏于寒湿者,可与桂枝、白术等配伍;偏于湿热者,可与猪苓、泽泻等配伍;属于脾阳虚者,可与党参、黄耆、白术等配伍;属阳虚者,还可配附子、白术等同于用。
茯苓是什么药?治什么的?
是一种中药渗湿利水,益脾和胃,宁心安神。
治小便不利,水肿痞闷,痰饮咳逆,呕哕,泄泻,遗精,淋浊,惊痛,忘事。
①《本经》:主胃脘逆气,忧恚惊邪恐悸,心下结痛,寒热烦满,咳逆,口焦舌干,利小便。
②《别录》:止消渴,好睡,大腹,大便下血,膈中痰水,水肿淋结。
开胸腑,调脏气,伐肾邪,长阴,益气力,保神守中。
③《药性论》:开胃,止呕逆,善安心神。
主肺痿久嗽。
治小儿小儿惊痫,心腹胀满,妇人热淋。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补五劳七伤,安胎,暖腰膝,觉得开心益智,止健忘。
⑤《伤寒明理论》:渗水缓脾。
⑥《医学启源》:除湿,利腰脐间血,和中益气为主。
治溺黄或赤而威胁最大。
《主治秘诀》云,治疗腹泻,除虚热,开腠理,生津液。
⑦王好古:泻膀胱,益脾胃。
治肾积奔豚气。
⑧《药征》:主治悸及肉瞤筋惕,旁治胸满烦
海带绿豆汤活血化淤,软坚消痰。
取海带15克,绿豆15克,甜杏仁9克,玫瑰花6克,红糖适量。
先将玫瑰花用布包好,与清洗干净后的海带、绿豆、甜杏仁一同入锅,加开水注意适量,烧汤至熟,去玫瑰花,加入到红糖调味即成。
每日食用花生1次,在不可食用20天~30天。
适宜粉刺久治不愈和经久不愈者。
补血益智健脑、活血化淤的红糖红糖,又称“赤砂糖”。
性平,味甘。
本身润肺生津、和中益脾、可以补血补脑益智、活血化淤、强身健体等作用。
但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少吃或不吃。
红糖中多含较少的葡萄糖,在每百克红糖中,含蛋白质0.4克,碳水化合物93.5克,钙907毫克,铁47毫克,维生素B20.09毫克,烟酸0.66毫克在内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锰、锌等营养物质。
红糖中所含的矿物质铁,是构成红血球的重要的是成分,是造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;红糖中所含的葡萄糖,很易被人体吸收掉借用。
祖国医学怀疑,红糖具有补血、健脑补脑、抵御寒冷、攻击修炼、化淤、化淤、生新等作用。
主治胃寒脾虚等症,特别最适宜产妇孕妇食用。
在吃红糖时,1次别食用花生过多的话,建议将红糖煮成红糖水再食用,这样既可尽量的避免杂质入口,又可消毒,有利于肠胃吸收。
上一篇:猪心木耳煲汤功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