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很多人都喜欢喝骨头汤,自己也会在家里煲骨头汤,但是你知道怎么选择上等骨头吗?选择好的骨头才能煲出美味的骨头汤。
可以用来煲汤的骨头有很多,鸡骨、鸭骨、鱼骨、猪骨等很多动物骨头都能用来煲汤。
不同的骨头煲出来的汤不仅问道不一,其营养价值也有差别。
比较常见的是用鱼骨和猪骨煲汤,应为猪骨的骨髓相对多点,煲骨头汤主要就是为了吃骨髓嘛。
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聊聊猪骨煲汤。
虽然同样是猪骨头,但是不同部位的骨头营养价值也会不同。
选择好的骨头不仅给汤的味道加分,其营养价值也会大大提高。
选猪骨头最好是选背上的那根猪脊骨,因为脊骨的骨质软而且含有大量骨髓,煲出的汤比其他部位会更有营养。
其他部位的骨头一般要两头大、中间小的那种,这种骨头的骨髓液相对多一点。
两边扁扁的那种骨头没有骨髓,煲出的骨头汤肯定没有骨髓多的骨头煲出的汤好喝,营养价值也会低很多。
其次,选择骨头要选肉少的,毕竟是骨头汤而不是肉汤嘛,主要吃的是骨头的营养。
现在不少骨头煲店都说是选用的上等猪骨,但是真正去吃了就知道并不是这样,很多都是没有骨髓的骨头。
我吃过的比较诚信的骨煲店只有王阿婆骨煲,她家确实是用猪筒骨来做骨头煲的,能吃到骨头里的骨髓。
买小排和子排、大排等排骨比较好,因为口感好。
一、排骨的种类与口感:(一)一般来说,只要我们提到排骨,指的都是猪排骨。
猪排骨味道鲜美,也不会太过油腻。
猪排骨除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外,还含有大量磷酸钙、骨胶原、骨粘蛋白等,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。
1、小排—小排是指猪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,它的上边是肋排和子排,小排的肉层比较厚,并带有白色软骨。
适合蒸、炸、烤,但是要剁小块。
2、子排—子排是指腹腔连接背脊的部位,它的下方是五花肉,片下的排骨长达30厘米,呈三角形斜切片状。
子排的肉层很厚,隔着一层薄油还连了一块五花肉,油脂丰厚,肉质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,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和口味,只是口感略显油腻。
适合炸、烤、红烧,长度以5到7厘米为宜。
3、大排—大排是里脊肉和背脊肉连接的部位,又称为肉排,多用于油炸,以肉片为主。
(1)但是带着排骨,除了增加分量让肉片面积显得更大外,油炸的时候也会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气,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。
(2)除了油炸,也可以卤大排,但是卤之前要经过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,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,免得烹调过程流出,影响肉片和汤汗的色泽。
(3)适合炸、卤,如果炸要切薄一点,如果卤要厚一点。
4、肋排—肋排是胸腔的片状排骨,肉层比较薄,肉质比较瘦,口感比较嫩,但是因为有一侧连接背脊,所以骨头会比较粗。
(1)由于肋排比较大,所以一些店家会把它分割成腔骨、子排等,让顾客选购。
(2)例如片状的烤肋排,就是选用中段的嫩排。
剁小块后挑出肉层较厚的部分可以用来蒸、炸、红烧,大片的适合烤。
二、炖排骨是最常见的一道菜:1、有多种做法,但主料均为排骨,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要配以不同的辅料,2、如:萝卜、白菜、冬瓜、椒盐等等。
辅料不同,味道亦不同。
3、炖排骨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是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一道菜肴。
三、炖排骨一般步骤:1.把排骨切好,在沸水中焯一下,去掉其中的血水。
2.捞出来后,再烧好开水,把焯好的排骨放进去,葱、姜、花椒、大料少许,小火煮。
期间放一点盐,可以使排骨入味。
直到排骨的肉用筷子能扎动就基本熟了。
3.这时候可以放一些蔬菜进去,和排骨一起炖。
把蔬菜炖烂后大火收汤汁,加适当盐、味精就可以出锅了。
四、炖排骨容易烂的窍门:炖排骨放点醋,可以使其易熟。
可使排骨中的钙、磷、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,利于吸收,营养价值更高。
五、炖排骨汤更鲜小技巧:1.炖排骨时,在锅里加入几块洗干净的桔子皮,可除异味和油腻感,同时,可以使你的汤味道更鲜美。
2.炖排骨最好炖到排骨的骨头可以嚼动为止。
(1)如果吃骨头是想补钙的话,就要炖2个小时左右,吃的时候要嚼嚼骨头,因为骨头里的钙很难融入水中,所以希望汤营养美味就要久一些。
(2)如果就是想吃排骨,时间不用很久,大约30~50分钟就可以吃了。
排骨煲汤好喝,有健脾、补肺、固肾、益精等功效。
做法主料:排骨 山药 香菇 枸杞辅料:胡椒粉 盐步骤:1、把山药削皮切断,放入沙锅2、排骨焯水3、把焯好水的排骨放入沙锅4、放入泡好的香菇5、放入洗好枸杞6、倒入沸水7、两个小时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的胡椒粉8、可以出锅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