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
网站地图

当前位置::首页 > 养生汤 > 人参汤 > 正文

人参煲汤味道好重 (人参煲汤味道怪怪的)

时间:2025-03-10 09:05:01

人气:1

栏目:人参汤

标签:

导读:原生态和人工种植。现在大多数人参为人工种植人参,体内的农药和肥料残留过多,因此并不能达到古籍中所描述人参那样的味道。鲜人参煲汤怎么

原生态和人工种植。

现在大多数人参为人工种植人参,体内的农药和肥料残留过多,因此并不能达到古籍中所描述人参那样的味道。

人参煲汤味道好重 (人参煲汤味道怪怪的)

鲜人参煲汤怎么不回甘?

原料:鲜人参2支、笨鸡半只、猪肝200克、枸杞3克、姜3克、葱3克、红枣10克调料:盐5克、鸡粉5克1 先将鸡剖开洗净,猪展斩件,鲜人参洗净。

2 用锅烧水至沸点后,放入鸡、猪展煮去表面血渍后,倒出用水冲净。

3 将猪肝、鸡、鲜人参、枸杞、姜、红枣放入炖盅内,加清水炖2小时,放入盐、鸡粉即可食用。

贴士:选择枸杞应该以粒大、肉厚、色红、质地柔软、味甜者为佳,买回后应置于阴凉干燥处,以防潮、防蛀。

营养价值编辑人参性平、味甘、微苦,微温。

能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。

鸡肉味甘,性微温。

能温中补脾,益气养血,补肾益精,除心腹恶气。

因此人参鸡汤是食料滋补中的佳品,具有补脾益肺、生津止渴、安神定志、补气生血等功效。

但由于各种人参功效不一,因此煲汤时应注意人参的选用,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用人参鸡汤来滋补的。

食用指南编辑胃酸过多者 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,胃溃疡、胃酸过多、胃出血病人不宜喝鸡汤。

胆道疾病者 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,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,易引发胆囊炎。

肾功能不全者 鸡汤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,患有急性肾炎,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患者,由于患者的肾对蛋白质分解产物不能及时处理,多喝鸡汤就会引起高氮质血症,加重病情。

高血脂患者 鸡汤中脂肪被吸收后,会使胆固醇进一步升高。

胆固醇过高,会在血管内膜沉积,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。

人参鸡汤人参鸡汤(8张)高血压患者 喝鸡汤除了引起血脂增高加重动脉硬化外,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,难以降下。

糖尿病患者 中国医学专家提出了糖尿病患者不宜喝鸡汤的意见,可供糖尿病患者参考。

菜品特色编辑做法简单,直接加入少量胡椒粉提味,即可使用。

请注意,必须等到不烫了在使用

关于人参煲汤

炖煮食品。

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,如果将人参和瘦肉、小鸡、鱼等一起烹炖,可消除苦味,滋补强身。

1.冰糖独参汤 原料:冰糖30克,高丽参10克 (或人参粉3克) 。

做法:先将人参洗净,切成细丝与冰糖煎浓顿服。

或用人参粉剂冲服。

功能:回阳固脱,补气摄血。

2.清暑益气汤 原料:西洋参3克,石斛10克,麦冬10克,竹叶6克,生甘草3克,梗米30克,鲜西瓜翠衣500克,白糖少许。

做法:先煎西 洋参,去渣留汁备用。

西瓜翠衣打碎挤汁,备用。

其余药物用凉水浸泡10分钟后,水煎去渣留汁,入梗米煮粥。

将熟,兑入西洋参汤及 西瓜翠衣汁,并加糖少许即成。

食益温凉。

功能:清暑益气,生津止渴。

3.人参地黄粥 原料:人参10克,栗米100克,生地黄30克,冰糖适量。

做法:水煎人参、生地、去渣留汁,入栗米煮粥。

将熟加冰糖适 量,稍煎待溶即成。

酌情服食,温凉为宜。

功能:益气养阴。

4.速溶生脉饮 原料:人参30克,麦冬60克,五味子30克,白糖300克。

做法: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以冷水泡透,加水适量煎煮。

每半小 时取煎汁1次,加水再煎,共煎三次,合并煎液,再继续以小火煎煮浓缩至如膏状,停火,加入白糖,混匀,晒干,压碎,装瓶备用。

每 次10克,以水冲化,顿服。

每日2次。

可视病情加减,也可以此与米煮粥。

功能:补敛津气,益阴固脱。

5.参附膏 原料:人参15克,制附片10克,白糖10克。

做法:先煎制附片1小时,后入人参,煎取浓汁600毫升,加入白糖,每服100毫 升,每日3次。

功能:回阳固脱。

6.人参胡桃煎 原料:人参3克,胡桃肉3个。

做法:人参、胡桃肉同时下锅,多加水煎煮1小时,煎汁约150毫升左右,饮汤后将人参、胡 桃肉嚼食。

7.人参山药汤 原料:人参3克,山药30克,梗米30克,冰糖少许。

做法:将人参研末,与山药、梗米一起放入沙锅内,加水400毫升,以 文火煮至米烂汤稠,调入冰糖,即可食用。

功能:益元气,补脾肺之阴。

(1-7条引自《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》)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如果对您有帮助,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!
相关阅读
最新煲汤大全
相关标签
本类推荐

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友情链接

小七煲汤 Copyright 2020-2030 www.ciqicup.com 备案号:粤ICP备2023040545号
本站资料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,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跟我们联系。

关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