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砂仁主治脾胃气滞、宿食不消、腹痛痞胀、噎膈呕吐、寒泻冷痢。砂仁观赏价值较高,初夏可赏花,盛夏可观果。果实供药用以广东阳春的品质最佳,主治脾胃气滞,宿食不消,腹痛痞胀,噎膈呕吐,寒泻冷痢。
目前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: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,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,还有一种叫缩砂密,主产于东南亚国家。常用于湿浊中阻、脘痞不饥、脾胃虚寒、呕吐泄泻、妊娠恶阻等。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,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。
扩展资料:
春砂仁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,据宋代的《开源通宝》和明代的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春砂仁有性味辛温、健胃、行气调中、消食安胎的作用。用砂仁制成的菜式,享誉四方。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,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。
春砂仁属姜科常绿草本植物,性喜荫,常生长在山边灌木丛浓荫下,或者塘基村边,或者房前屋后。春砂仁的特点就是枝头开花不结果,匍匐于地面的根茎才结果实。
摘要: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有什么区别?十全大补汤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再加上补气的黄芪和补阳的肉桂,都有气血双补之功效,用治于气血俱虚之证。
但八珍汤是以平补气血为主,而十全大补汤是偏于温补气血。
八珍汤加减方有哪些?除了十全大补汤,还有人参养荣汤、泰山磐石散。
一、八珍汤和十全大补汤区别1、八珍汤八珍汤组成:人参3g、白术(炒)10g、茯苓8g、熟地黄(酒拌)15g、当归(酒拌)10g、白芍药8g、川芎5g、炙甘草5g。
用法:清水二盅,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,煎至八分,食前服。
功用:补益气血。
主治:气血两虚。
面色苍白或萎黄,头晕眼花,四肢倦怠,气短懒言,心悸怔忡,食欲减退,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虚或虚大无力。
方论:本方在原书用治于失血过多,以致气血皆虚诸证:肢体倦怠乏力,面色苍白无华,短气懒言,心悸怔忡;脉细虚,舌淡苔白,皆为气血两亏,心脾不足所致;肝藏血,开窍于目肝血亏,故头晕目眩。
药效:参、术、苓、草补脾益气;归、芍、地滋养心肝,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气,则归、地补而不滞;加姜、枣助参、术入气分以调和脾胃。
全剂配合,共收气血双补之功。
2、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组成:本方系将八珍汤加黄芪、肉桂配成。
人参(去芦)6g,肉桂(去皮)3g,川芎6g,干熟地黄12g,茯苓9个,白术9g,甘草(炒)3g,黄芪12g,当归(去芦),白芍药9g。
用法:上为细末,每服9g,用水一盏,生姜三片、枣子二个,同煎至七分,不拘时候温服。
功用:温补气血。
主治:气血两虚证。
面色萎黄,倦怠食少,头晕目眩,神疲气短,心悸怔忡,自汗盗汗,四肢不温,舌淡,脉细弱!以及妇女崩漏,月经不调,疮疡不敛等。
方论:八珍汤及十全大补汤俱有气血双补之功,用治于气血俱虚之证。
但八珍汤是以平补气血为主;十全大补汤是偏于温补气血。
二、八珍汤加减方有哪些1、十全大补汤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黄芪和肉桂,重于补脾益肺,其中肉桂有增强心阳、旺盛命火之功,从而使气血阴阳并补。
2、人参养荣汤(原名养荣汤)在十全大补汤基础上去川芎,加入五味子12g、远志10g、陈皮6g组成,多用于治疗气血不足,积劳虚损,呼吸少气,心虚惊悸等证。
3、泰山磐石散在十全大补汤基础上去肉桂、云苓,加入川断15g、黄芩10g、春砂仁12g、粳米15g,功效为补气养血、培补胎元,固护胎体,用于治疗妇人气血两虚之习惯性流产。
1、砂仁辛温。可以入脾、胃经。具有一定的化湿行气,温中止呕止泻的作用,同时孕妇服用的话还可以帮助安胎。
2、砂仁还可以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,对于一些脘腹胀闷,呕吐食欲不振吐泻乏力均有一定的效果。
3、砂仁用于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消化不良等。常与党参、白术、茯苓等配合,如香砂六君子汤。
4、砂仁可以行气调中,和胃醒脾。对于腹痛痞胀,胃呆食滞,噎膈呕吐,寒泻冷痢,妊娠胎动有一定的疗效。
5、砂仁具有化湿醒脾,行气温中的效果,为醒脾调胃之药,对于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、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。
6、砂仁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,但其重在温脾。可单用研末吞服,或与干姜、附子等药同用。
7、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,常与白术、苏梗配伍,治疗胎动不安、妊娠呕吐等病症。气血不足,胎动不安者,可与人参、白术、熟地等配伍,以益气养血安胎。
食用
一般将干果用布包好,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,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。如果用在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,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。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。
砂仁食疗作用:味辛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芳香行散,降中有升。
常见砂仁膳食:
砂仁焖排骨、砂仁鲫鱼汤、砂仁蒸鲫鱼、砂仁蒸鸡、砂仁蒸猪腰、砂仁肚条、砂仁粥、砂仁酒、砂仁鲫鱼羹。
不宜人群:阴虚有热之人及妇女产后不宜食用。患有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干燥综合症等病症者不宜服用。
下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