煲汤做菜知识大全!
被动式建筑是一种节能建筑概念,它通过采用先进节能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,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保温、隔热和气密性能,从而显著降低建筑的采暖和制冷需求。在中国,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,并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。
被动式建筑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,最初被称为超低能耗建筑。这种建筑类型的最大优点是低能耗,它通过一系列气密、保温、隔热、能量回收等构造工艺来实现这一目标。在中国,被动式建筑的发展始于2010年,当时在上海世博会上首次亮相了中国第一个被动式建筑——汉堡之家。此后,被动式建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,尤其是在西安高新·天谷雅舍和大连金石滩的国家被动式建筑示范工程——“金维度”国际绿色人居领袖生活区等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。
被动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保温隔热、节能环保、冬暖夏凉、温馨舒适等。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居住品质,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~24摄氏度,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,不潮湿,无霉菌,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。被动式建筑还能大大缓解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压力,提升建筑质量,满足人文情怀及舒适度要求,促进节能产业升级。
西安高新·天谷雅舍:作为西安第一例大规模超低能耗住宅建筑,它采用了外墙保温系统、外遮阳系统、超低能耗建筑节能门窗、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、优异的建筑气密性和规避建筑冷热桥等六大原理,实现了室内五恒效果。
金维度绿色人居领袖生活区:这是中国首个由住建部和德国能源署全系认证的被动式建筑群,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被动式建筑技术,并结合了当地地域气候特点进行本土化技术的改造与升级。
首开国樾·天晟:这是北京第一个被动式住宅小区,它不仅在节能建筑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,还在居住舒适度和功能性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。
通过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,可以看出中国在被动式建筑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,也为未来的建筑节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